-
《爱情神话》,有意无意之间把“租界文艺”给续上了
丈母娘痛骂女儿嫁了个瘪三洋女婿,不止是电影里骂,邵艺辉在一个访谈里说:“上海的很多老外,一点也不精英,也没有钱,其实是一个挺屌丝的状态。”她觉得这是多元性的体现。这样讲多元,我能接受,至少比不少文宣作品境界高。[全文]
-
《雄狮少年》,眯眯眼,和视觉时代的战争
图像的战争正在全面爆发。西方人的战法已经炉火纯青,话语权从来不止是文字,这是一个视觉时代,通过视觉暗示的影响更可怕。我们怎么办?[全文]
-
从肖战事件到宋冬野,当下网络为何流行“挖坟”和“举报”?
一批知识分子媒体人撰写文章,以法治的名义批判举报行为,将之视为告密,甚至视为文革。这其中的“双标”色彩一眼可知——不合自己意见的举报就是文革,就是乌合之众,合意的举报就被看作英雄,无视自身也经常参与举报以及挖掘对立阵营人物的黑历史。[全文]
-
冒名假文高调“捍卫”市场,开发“先富”们的焦虑?
这几天在狂转一篇号称是张维迎老师写的文章《市场经济与共同富裕》。我一看这文章实在不堪,仔细查了一下,原来竟是一个好事者根据张维迎文章篡改的。文章改得就像新冠病毒基因变异了好几轮之后的样子,却被别有用心的“精神资本家们”转得不亦乐乎。[全文]
-
给何伟发张好人卡,也不能掩盖美国的“中国通”一代不如一代
我们需要对何伟正式地欢送。今天的美国缺少像斯诺、韩丁、索尔滋伯里那样的“中国通”作家,只有何伟这样的文艺青年。我们要的不是一味批评美国人,而是要理解这一切为什么发生。为什么“普确信”的美国文艺青年甚至三和大神在中国这么有市场?至少从何伟这里,我们学会如何正常看待外国人。[全文]
-
有些中国学者教育中国人可真辛苦啊,我来体谅一下
施展不孤独,代表了一群学者的思维逻辑。我倒不觉得这种双标是别有用心,而是感觉到这很像PUA关系中受害者一方的心态。西方长期PUA我国造成了很多知识分子的精神伤害,我们也要予以关怀同情。[全文]
-
申纪兰与中国人民民主的故事
据中国媒体报道,申纪兰的提案有很多,主要是为了老家山西谋福利:包括引黄河水进入山西省、改造山西老工业基地、增加铁路、建设高速公路,建设飞机场、建设电站、建设集中供热工程……她的议案多涉及基础设施,不仅有利于自身,也有利于区域经济蛋糕做大。[全文]
-
把方方日记埋在春天里
我们的体制和社会问题很多。反对方方的人同样也在倡导改革、批判灰暗面。正义感并不是方方们的专利。但年轻一代认识到,主导当代世界的主要矛盾是中西国际秩序之争,是命运共同体与霸权等级格局的竞争。[全文]
-
“风月同天”是中国人贴的,龙应台和奥斯维辛又是怎么回事
我相信也有的诗句是日本小伙伴想起来的。中日小伙伴一起分享诗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好的事情,怎么就被有人带节奏呢?普通人喜欢诗词文化是好事,但故意挑拨离间搞PUA精神羞辱,那就是坏种。[全文]
-
“工业党”意识,一种被忽视的人文精神
1980年代,民间流行的学科信念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今天泛滥民间的是各种滥竽充数的国学班、语文班。今天的素质教育观念往往把一种观赏价值当作培养目标,热衷于提倡琴棋书画吹拉弹唱, 甚至有教育主管者亦热衷于一味提倡音乐书法教育和减负,从娃娃就开始割裂做人和做事的关系。[全文]
-
刘欣和翠西的“好”,我们可能还认识不足
翠西说“我们美国女孩就是这样”,她可能没意识到自己那么张扬也是为满足美国人的期待。都21世纪了,还有一个公开要他国接受不平等条约的总统,这让忠于国家的美国媒体人很不好做,有时也得跟着总统装疯卖傻。但表演多了也会累,所以我猜,翠西心里其实蛮向往刘欣这种温文尔雅女性的。[全文]
-
借着大火,“文明人”又来教育公众……出戏了啊
一些哀悼言论引发争议,原因可能在于其双重标准,比如别人家的火灾那就是“大火面前人类太渺小”,自己家的火灾那就是体制问题消防队无能。但反过来说,没有“考证”出“双标”,就去抨击别人的哀悼,确实也犯不着。[全文]
-
昨晚听了场瓦格纳音乐会,还是来谱写俾斯麦的乐章吧
不太意外,听到的是一个庸俗版的瓦格纳。当然,要知足,毕竟这是一个无数人认为娘炮代表进步的时代。瓦格纳之灵早已回到众神殿,中国当代的摩罗诗力也尚未出现。很多年前,德国人蜂拥而至歌剧院和音乐节,聆听这位德意志的messenger。瓦格纳奋斗的时期也正是俾斯麦奋斗的时期。[全文]
-
俾斯麦与政党议会打交道,比书生更懂“宪制”
后世的书生宪政主义者们,往往高调要求宪制,却不知道宪制是怎么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博弈出来的。俾斯麦的精神里同时具有保守主义的权衡与启蒙主义的内核,在自身之内结合了反对派,他可以变换政策,自己反对自己。在其他议会国家,变换政策意味着政党轮替,但俾斯麦不会。[全文]
-
俾斯麦的战争与和平
“很少有政客能像俾斯麦一样在那么多的不确定性中生活那么久。”这对于如今每天狂呼着要真相、要一劳永逸获得安宁的许多中国人不吝为一个提醒。不确定性是现代世界的本质特征,俾斯麦是一个伟大的现代人,一个能够驾驭复杂混沌世界的英雄。[全文]
-
俾斯麦:我来到这里,为了迎接所有人的反对
王后出于私利讨厌他,太子和他的英伦太子妃讨厌他,脑回路耿直的将军们讨厌他,议会所有党派讨厌他。他常常是一人有难,八方点赞。他把对头们分为三类,分别因为血统、感情和观念而反对他。[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