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航局为什么“豁免”C919?
针对C919量身定制颁发专用条件,一方面填补了适航规章中相应的空白,另一方面也代表着民航局对适航标准有了自己的理解,具备了自行制定标准的能力。这是只有在“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下才能做到的。[全文]
-
C919好消息一个接一个,分不清的看这里
要严寒?零下五十度,整上!要暴风雪?安排!要狂风暴雨?这就来!风吹日晒样样能模拟,需要来多少次就多少次。[全文]
-
C919若拿不到欧美适航证,还能飞出去吗?
40年前折翼的运十是每一个中国航空人的遗憾,在后来的诸多对运十项目的总结中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点:民航客机的研发必须要遵守市场规律,必须要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求,确保在市场上具备竞争力。[全文]
-
没听说过鄂州花湖机场?它或许是中国物流中心的未来
鄂州机场在建设时同步应用了车路协同技术以达成机坪智能化运作模式。每辆车都相互联网并低延迟实时交换数据,这是物联网、新基建协同之下所达成的一加一远大于二的效果,使得区域内高等级自动驾驶与自动运作的实现具备了坚实的基础。[全文]
-
我们明明有C919了,为啥还签下空客世纪订单?
中国不购买波音的飞机是有充分的理由的,包括政治上与技术上。我非常理解大家对国产大飞机的殷切期盼,但世界是客观的,C919短时间内难以满足国内市场庞大的需求。[全文]
-
这架国产飞机看上去一点都不“高大上”,但是……
TP500的问世代表着从起飞到降落整个流程都可以自主进行,这使得其在应用上具有极大的想象空间。目前已经有大型无人物流仓库与中转站了,如果与无人机结合起来,那就能实现科幻电影与游戏中的场景了:实现全自动物流运作。[全文]
-
都2022了,还有人说我们造飞机“只是造了个壳子”…
将更多的国产零部件及系统应用在C919上,某种程度上也是“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在航空制造业上的体现。昨天是机身和铆钉,今天是机上客舱系统、座椅和轮胎,那明天又会是什么呢?[全文]
-
西藏航空事故,这些乘客险些酿成大错
视频显示有不少旅客在紧急疏散的过程中拿着行李,这本是严禁的。在紧急疏散的过程中要争分夺秒,必须用最快的速度完成疏散,每一秒的延误都可能导致更多的人员伤亡。[全文]
-
窜访台湾推销波音787,是主义还是生意?
格雷厄姆之所以在窜访台湾时点名推销波音787而不是推销别的波音机型(737MAX、777等),是在给自己选区里的工人进行定向“扶贫”呢。毕竟波音北查尔斯顿工厂的上万名工人可是一个重要票仓啊。[全文]
-
东航空难中的谣言与辟谣
过去的8天里我一直在跟踪这些空难相关谣言与之斗争,并看着“它们”是如何一步步滋生并病毒性地扩散。我可以理解局方想要用空难调查的事实说话,但捏造这些谣言的境外势力所进行的“认知作战”显然不会按照局方公布调查结论的节奏来。[全文]
-
一份客观公正严谨的事故调查报告,是最好的武器和告慰
中国上一份空难调查报告——伊春空难调查报告,在我看来是一份合格的“安全生产事故调查报告”,但并不是一份理想的“空难最终调查报告”。但这能说明中国不具备调查一场复杂空难并撰写一份详尽报告的能力么?并不。[全文]
-
东航空难黑匣子“外观破损严重”,对调查会有影响吗?
结合现场黑匣子图片来看,存放存储介质的圆柱形保护壳外观完整没有破裂,这让我大大地松了一口气:保护壳基本完整无破裂的话,内部的存储介质大概率也安全无恙。[全文]
-
坠机过程中明显有拉起动作,现有数据还能告诉我们什么
从FR24官方给出的高度变化中,可以清晰看出在飞机坠落过程中飞行员在努力挽救飞机,并一度止住了下坠拉升了高度,但最终依然未能力挽狂澜不幸坠毁。也因此,事故原因可以排除德国之翼空难重演,不存在独自一人在驾驶舱内的可能。[全文]
-
欧美禁飞俄罗斯,也不想想自己的飞机往哪儿飞
我有一种越发强烈的感觉:这就是在民粹绑架之下没有进行仔细评估就匆忙政治挂帅进行的制裁。而且就相互制裁的效果来看,也是伤敌一百自损八百,打肿脸充胖子也要对俄制裁来做出姿态。[全文]
-
安225若被毁,中国有必要再造一架吗?
虽然建造一个安225有着极强的国力象征意义,但中国没有必须要用安225这级别飞机才能运输的东西,如果非要耗费巨资建造一个,那我只能想到“奇观误国”这个词了。[全文]
-
如何从乌克兰撤侨?
以当前局势而言,处境最危险的可能是哈尔科夫的中国公民,直接烧入城市的战火让同胞面临最为直接的威胁。而且,哈尔科夫的乌军武装力量有相当一部分是极右翼武装(如92旅、93旅),极易产生不理智行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