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称为“脑死亡”的北约,因为乌克兰危机复活了?
在音乐会上,当观众听到歌手唱到最高音时,他们知道这首歌可能已临近尾声。北约的未来亦大抵如此……[全文]
-
中国统一决心不变,美国“模糊”或“清晰”都行不通
拜登对于有关台湾防务问题的一再“失言”并不是一些人认为的闹着玩的。尽管拜登在东京“失言”后重申美国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但他在九个月内的三次明显“失言”,似乎预示着美国正在从几十年来对台政策的“战略模糊”转变为“战略清晰”。[全文]
-
印度不能继续用边境冲突来界定两国关系的走向
中印关系要向前发展,最重要的是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如果印度政府想用边境问题来束缚甚至绑架中印关系的未来,这无疑回到了拉吉夫·甘地80年代末访华之前的中印关系的状态。[全文]
-
北约和俄罗斯如何避免核大战?有这“三步”可走
乌克兰战争源于北约忽视了俄罗斯对其扩张的反复警告。如果北约继续忽视俄罗斯可能使用核武器的警告,那么一场连冷战期间都未曾发生的核战争,将会见证人类的无限愚蠢。[全文]
-
乌克兰战争将加速地缘政治自西向东转移
讽刺的是,北约越受欢迎,欧洲越不安全……如果北约最担心的莫过于俄罗斯使用战术核武器发动进攻,为什么要不断挑衅,去戳普京的眼睛呢?欧洲只有一如既往同俄罗斯合作,才有可能安全。[全文]
-
是时候要求美国、北约和俄罗斯“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了
最关心美国核政策的是美国的盟友,他们担心失去美国核保护伞后本国的安全。但基辛格常说:“大国不会为了他们的盟友而自杀”。[全文]
-
澳大利亚没有资格给中国划“红线”
我不相信澳大利亚政府有何能耐,可以为中国与所罗门群岛的合作划出“红线”。中国没有在所罗门群岛建立军事基地的意图。我们是两个主权国家,当然完全有权进行任何我们想要的合作。这与澳大利亚毫无关系。[全文]
-
“中国对印度的担忧是什么?”“你们想多了”
中国关切印度的担忧,但印度的担忧有时是无道理的,比如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密切关系。如果我提出印度与俄罗斯的密切关系,印度会怎么说?[全文]
-
中国在俄乌之间选择的到底是什么?
如果中国抛弃俄罗斯,跨入西方阵营,那连权宜之计的好处都不会有。中国将失去一个战略伙伴,而美国再次掉头对付中国只是迟早的问题。[全文]
-
上合组织若想长治久安,必须吸纳阿富汗为正式成员
虽然上合组织现在不一定需要承认塔利班政府的合法性,但它应该利用2005年成立的上合组织-阿富汗联络小组与塔利班进行联络。最关键的是,即使塔利班同其他所有恐怖组织过去有交情、有相似的意识形态、甚至姻亲,塔利班现在也必须同它们一刀两断。[全文]
-
中国是否会成为阿富汗最有影响力的外部力量?
这不是一个我们多么喜欢塔利班的问题,而是因为现在他们已经掌权,不管大家喜欢与否,现在没有其他政治力量能够去推翻塔利班。我们无法改变塔利班已经掌权的现实,但是我们不应有意或无意地惩罚阿富汗人民。让我们携手帮助阿富汗人民,因为凛冬将至。[全文]
-
亚丁湾护航13年,中国海军不只打击了海盗……
你进入了我的领海来挑衅我,这个时候我需要让你觉得很舒服、很安全吗?美国人的观念基本是我就是来挑衅你,但你得保证我的安全。所以从1998年开始,两国海军就有了海上安全磋商机制,这么多年来,这种磋商应该来说它还是有用的,但始终没能解决战略上的问题。[全文]
-
多重推力塑造中国蓝水海军
自2010年以来,中国海军医疗船“和平方舟”号巡游世界,已为数十万人提供了医疗服务。如果说中国最大的驱逐舰“南昌”号代表了中国的硬实力,那么“和平方舟”则传递了另一面信息:大国的实力恰恰在于谦逊。 [全文]
-
气候危机的警示:中美应确保共存而非极限竞争
即使习主席与拜登的会晤标志着一个分水岭,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当今北京和华盛顿之间的共存比冷战期间华盛顿和莫斯科之间的共存更加困难。冷战时期,美苏之间的共存有着明确界定的势力范围,但是现如今中美之间甚至都没有缓冲区。[全文]
-
如果美国不希望新冷战,为什么又要“极限竞争”?
中国从未说过希望成为西方式民主国家,这意味着中国从未对美国“撒谎”。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第一天起,中国就表明自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美国眼中,中国唯一的“错误”在于它没有变成美国预期的样子。[全文]
-
疫情是一场新的世界大战,还是大战的前奏?
尽管美军仍比中国人民解放军强大得多,但两军在西太平洋的差距正在缩小,且对中国有利。基于过去四十年中取得的进步,解放军获得了在冲突中主场作战的所有优势。[全文]